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时间:2024-02-02 14:36:31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新生儿的时候是非常费事的,一方面是他比较小,洗澡穿衣服的时候生怕弄伤他,一方面又怕他太冷,出现感冒的情况,以下是关于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1

10护理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 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 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2、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5、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的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7、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尚不清楚。

8、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9、新生儿哭闹

安抚新生儿哭闹的5个窍门(宝宝海)导读:宝宝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时会觉得烦,怎样安抚哭闹的宝宝的呢?

关键字:新生儿哭闹,新生儿护理,新生儿,育儿知识

包裹: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是被紧紧包裹着的。专家认为,“襁褓法”可以让宝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宫,获得被保护的安全感。具体方法是:使用长宽均为1、5米的包布将宝宝包裹好,在不妨碍宝宝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尽量裹得紧些。

侧抱:家长常常采用让婴儿平卧在怀里的姿势抱孩子,但事实上这样往往无助于安抚宝宝。美国专家认为,刚刚降生的婴儿事实上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从子宫的温暖环境里出来就类似于让普通人类从树上掉下来,刺激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莫洛反射”,表现为哭闹不停。而把婴儿竖直抱起或侧抱则会关闭这一反射,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

声音:其实胎儿在母体中的环境并不是非常安静的,包括母亲血管流动的“刷刷”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肠胃蠕动的声音、说话的声音等等。新生宝宝耳膜较厚,对于成年人来说有点响的声音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刚好合适。家长可以为宝宝营造这种类似的声音环境,使用吹风机、吸尘器、收音机、烘干机、流水或选择“白噪音CD”,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对着宝宝的耳朵“嘘”声也让宝宝很受用,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

摇晃:在妈妈的子宫里,无论妈妈在走路、坐着看电视,或是睡觉时翻身,宝宝的感觉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样舒适,因此轻轻地摇晃会受到新生宝宝的喜欢。但专家提醒家长注意:摇晃宝宝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适当的摇晃可能导致婴儿身体受到伤害甚至猝死。

吮吸:宝宝在预产期前3个月就开始练习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婴儿的嘴巴里,或是给他使用安抚奶嘴。吮吸不仅能够缓解宝宝的饥饿感,还会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沉的平静,让宝宝进入满意的放松阶段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2

一、难以避免的胃食管反流(吐奶)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部食物及胃酸反流食道或口腔,孩子出现胃食管反流的主要表现是吐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婴儿食道下的括约肌发育的不完全,所以新生儿前六个月会经常吐奶。

孩子吐奶的时候,奶水会从孩子的口腔,鼻子中溢出,如果孩子精神好,没有异常情况,可以不用担忧,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多数孩子在12~14个月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消失。如果没有消失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那么,新手妈妈应该怎样减少宝宝吐奶呢?

1、少量多次的喂奶

2、在喂奶的中间给孩子拍嗝

3、喂奶后竖抱孩子半小时左右,给孩子拍嗝

4、喂奶时尽量减少孩子吸入过多的气体

5、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下喂奶

二、常见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大部分宝宝出生后第1周就会遇到。新生儿黄疸分成两类,一类是生理性黄疸,另一类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2~3天后出现。大部分宝宝2周左右能够自行消退,早产儿一般在4周左右消退。在此期间,给宝宝多多哺乳,多吃多拉可以有效缓解。

一般情况的生理性黄疸可以在家自行护理,仔细观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孩子出现四肢发黄的情况家长就要小心了,特别是孩子出现手心脚心发黄的情况,家长需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有一种黄疸叫母乳性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对于这种类型的黄疸,可以暂停3天母乳,观察黄疸是否减轻,减轻基本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且没有其他疾病,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一般的母乳性黄疸大多在6~12周就会消退,但是如果宝宝被医生判定为重度母乳性黄疸,就要遵从医嘱及时治疗,以防宝宝受到伤害。

病理性黄疸在孩子出生24小时内出现,发病早且病情迅速加深,持续时间长,可能会有反复。对于这种类型的黄疸,家长要小心,早发现早治疗。

三、有一种不明原因的哭闹叫“肠绞痛”

“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啼郎。”对于父母来说,最崩溃的事莫过于孩子哭闹,而你却找不到原因。常常在黄昏出现的肠绞痛,在孩子出生2周~3个月内出现,目前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但随着肠道发育成熟,大多数孩子五个月后肠绞痛会自行消失,目前尚未发现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孩子发生肠绞痛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去安抚他呢?飞机抱、按摩以及遵从医嘱使用药物都是缓解孩子肠绞痛的有效方法。

四、饭后的“肠胀气”

在宝宝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吃奶后出现小脸通红、全身使劲、两腿乱蹬、哭闹等情况,那么孩子可能出现了肠胀气。为什么会发生肠胀气?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与母亲吃的食物有关。如大豆,萝卜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如果是奶粉喂养,则可能是对奶粉有反应,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原因,是喂奶时吸入了大量的空气。另外,孩子哭闹时往往也会吸入气体,造成肠胀气。

怎样减少肠胀气的发生呢?

1、母乳喂养时少吃或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含酸的食物、奶制品、豆制品等;

2、尽量减少孩子喝奶时吸入的气体。母乳喂养时,让乳房和孩子的嘴贴合不留空隙。奶瓶喂养时,把奶瓶30~40度角倾斜摆放并排出多余气体;

3、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让孩子的头部高于腹部,然后再通过给孩子拍嗝,排出气体;

4、孩子吃奶后,让孩子趴着或者给孩子飞机抱等姿势,排出多余气体;

5、排气操,宝宝胀气后,给他来套排气操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能增加亲子互动呢。

五、容易引起并发症的“鹅口疮”

很多人觉得孩子还没有长出牙齿,不用做口腔护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1-3个月的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可以用棉签或纱布蘸水给宝宝清理口腔。

如果孩子口腔内出现了白色乳凝状物,由开始的点状小片逐渐发展成大片,那么孩子可能患上了鹅口疮。鹅口疮不会引起宝宝疼痛,但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如果孩子患上了鹅口疮,新手妈妈的饮食就要清淡营养,并给孩子适当地做好卫生,但不要矫枉过正,最后遵从医嘱用药。相信孩子的鹅口疮很快就能痊愈。

六、给孩子带来痛苦的“尿布疹”

什么是尿布疹?尿布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红屁股”。长期泡在尿液中或者尿布不通气都会造成孩子的屁股上长出红色的小疹子,这种情况就是尿布疹。严重的尿布疹会造成皮肤破裂、溃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痛苦。

让孩子的'屁股保持干爽、清洁是预防尿布疹的主要方式。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尿布疹,可以通过给宝宝勤洗屁股,勤换尿布、涂抹屁屁霜等方式治疗。

宝宝的尿布疹,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通常3天左右就好了,如果情况依然很严重,甚至有破皮、渗水,孩子也伴有哭闹、烦躁不安的情况。不要犹豫,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吧!

七、夏天的常客“痱子”

炎热的夏季是痱子的高发季节,白白胖胖的孩子,因为长了痱子而哭闹不安,听着一声声的啼哭,家长的心里别提多焦急了。

宝宝代谢旺盛容易出汗,但是孩子的汗液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汗水挥发不掉,就容易长痱子。特别是胖宝宝,本身脂肪层厚,皮肤褶皱多,汗液更不容易挥发。

痱子一般分为三种:白痱、红痱、脓痱。

白痱:针尖至针头大小,白色透明水泡,不痒,但水泡易破;

红痱:成片出现,周围发红,会伴有极痒、刺痛等感觉,快速出现,且是最常见的一种痱子,红痱加重会变成脓痱。

脓痱:脓痱顶端有小脓包,脓包破损会引发细菌感染,严重的会发展成败血症。

新手妈妈应该怎样应对痱子这个夏天的常客呢?

1、减少孩子的穿衣量,少穿少盖,保持凉爽干燥,大部分的痱子都会消失;

2、孩子长痱子的地方不要穿、盖,尽量暴露在空气中;

3、室内温度保持在26度左右,不要太热,保持凉爽通风;

4、保持孩子皮肤的干爽清洁;

5、严重的痱子尽快就医。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3

新生儿期,有些宝宝会遭遇到一些小问题,护理不当带来的问题会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威胁。那么,护理新生儿护理要点是什么呢?

护理新生儿护理要点之一是注重脐带的护理。新生儿脐部流黄水和脓性分泌物,则这是脐炎,新生儿肚脐化脓(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并带有臭味或脐窝周围皮肤发红的

轻症者除脐部有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重症者则有发热吃奶少等表现。正常的脐部分泌物呈清凉的淡黄色或米汤色,些许粘稠。若宝宝脐部的分泌物十分浓稠甚至伴有异味,那多半是不正常的分泌物。

给肚脐消毒首先要做准备用物,棉签数支、75%的酒精一瓶。然后彻底洗净双手,在帮宝宝做护理之前,必须以香皂搓洗手腕至指尖约20秒,才可达到杀菌的功效。

取棉签一支,用75%的酒精蘸湿(要完全浸湿效果才好),用手拉起宝宝的脐带,让其露出根部(经常提拉宝宝的脐带可以加速断裂)然后依序由脐带根部到上方擦拭一遍,最后扩至脐部周围皮肤。同法消毒两遍。

如果宝宝有肚脐干燥状况良好,则完成前三个步骤后包上尿布即可。但若是宝宝的脐部有感染的现象,出现发臭或是不明分泌物时,则应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因此宝妈宝爸们都应该先了解各种新生儿护理的知识,以应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新生儿的主要护理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