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文化底蕴

时间:2024-03-15 12:04:16
祠堂的文化底蕴

祠堂的文化底蕴

祠堂的文化底蕴,对于祠堂大家都不陌生,几乎每一个大家族都是有一个祠堂的,祠堂是后代祭祀先辈,悼念先祖的地方,也是家族传承优良精神的场所。下面来看看祠堂的文化底蕴。

  祠堂的文化底蕴1

其一:利国利民,以小见大

大家知道,我国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间,虽然每隔二、三百年都经历一次改朝换代,但始终保持了国家统一和强大,中华文明没有间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秦王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洪武朱棣,直至明中叶,我国曾几度都以文明昌盛立于世界之巅。有资料称,到明孝宗“弘治中兴”年间,我国GDP曾占据世界总量的三成。

回望历史,我们深感到这都与我国拥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分不开的。再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来论析,又看到它有祠堂文化参与其中。

祠堂文化虽然立足于姓氏的根基,发展同姓为一宗,然而,天下百姓,寻根谒祖,又都是炎黄子孙,它一头连着百姓,一头延展到民族和国家。

它倡导仁爱和合,排拒民族矛盾和宗教之争,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倡导自强敬业,富涵革新求索,战胜危难、共同振兴的民族精神。

它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部份,对于我们国家的统一和谐,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华夏文明历千年而不断,都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特别是在当今西方势力力图西化,思想文化呈现多元的情况下,祠堂文化更显现它是一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基层稳定,抵御西化侵害,守护民族优秀传统的坚强力量。

所以,别看我们这些分布在村落里的小小祠堂,它所具有文化特质和功能如此重要,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而且世界上唯我独有。我们不要以为是“不管部”管的而小视它。以小见大, 高屋建瓴,才会理会它的意义。

其二:广参与,接地气,便于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各类社会组织争相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不过,大家可以看看,现在那一个社会组织能有像祠堂这样在城乡普及,哪一个社会组织有这样多的基层民众自动参与!

这充分说明了祠堂建设能顺应形势要求,有着立足基层第一线,联系群众面广,便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突出优势,能体现一种社会管理的“软性”实力。

现在,不少群众对社会道德滑坡意见很大,祠堂在道德教育,营造良好道德环境方面大有作为。

例如,有地方发生土地、房产纠纷,宗亲邻里长期闹矛盾,闹到司法部门都难解决,祠堂宗长主动上门做促和工作,就把矛盾给化解了。

蕉城也有一个祠堂,发现有个宗亲家庭婆媳不和,甚至闹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祠堂宗长就先对媳妇讲孝顺,晓之以理,对婆婆讲家庭和睦的重要,终于使婆媳重归于好,影响了一大片,可谓把美德教育深入到群众中去了。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我们热心搞祠堂建设的,都是衷心拥护祖国和平统一。

蕉城区有台胞宗亲的祠堂,都很主动帮助认祖寻亲,为促进和平统一做一份努力。还有不为关注,却很值得肯定的是,有地方祠堂通过敬宗认祖宣传,自觉抵御了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和影响。

近年来,许多祠堂帮助宗亲发展实体经济,在引进人才、资金、项目,参与家乡建设方面作出一定成绩。

可见,祠堂落在民间,能“接地气”,很有群众基础,解决问题容易到位。在新形势下,能够承前启后,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一块阵地,助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力量。

  祠堂的文化底蕴2

崇拜祖先是中国古人的精神信仰和图腾,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祠堂是姓氏宗亲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是家风家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姓氏宗族观念、血缘关系、历史档案、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文化底蕴、风尚习俗、经济和生活水平的集中宿影,它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一、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理论概述

姓、氏、姓氏是不同的历史概念范畴,其诞生时间节点是不同的,不能混同。

1、姓氏和祠堂的概念

姓氏是指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诞生初衷和目的是区别不同的血脉,“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氏,所以别婚姻,不相紊滥。”,姓氏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历史和渊源。祠堂是安放祖先神主牌位和祭祀的场所,古称宗庙、祖庙、家庙、宗祠,是姓氏宗亲的精神家园。

2、姓氏和祠堂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过着狩猎生活,女子居于支配地位,人们以母亲血缘关系为纽带聚居在一起,此时东方古国进入了八大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各氏族名下的成员都以这八大图腾号为标志符相称,史称“上古八大姓”,“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指这一时代。

传说,姬起源于黄帝轩辕氏,姜起源于炎帝神农氏,姒起源于大禹,嬴起源于皋陶,姚妫起源于舜,妘起源于祝融氏,这只是承继上古时代的母姓吧了,并非所言这样,考古学已经证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狩猎生活发展到田耕生活,男子在生产中占主要地位,人们以父亲血缘关系为纽带聚居在一起,子女跟随父姓。考古证明,伏羲时代起,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代。

古人认为,姓和氏不同,姓仅指母系氏族血统下诞生的的标识,即上古八大姓,而氏仅指父系氏族血统下诞生的标识。夏商周后,姓氏合二为一,人们逐渐分不清彼此。所以,姓的诞生,是非常古老古远的,远至十万年以上,近至万年左右,口口相传家世,是这个时代家谱特征。

伏羲发明和创造图画文字后,图画家谱是这个时代家谱特征,使上古姓氏符号传至后世。氏的诞生,如果按伏羲时代估算,至少也有六至八千年左右,今天不少考古发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姓氏混同时间,按夏朝建立时间估算,距今也有四千年了。所以,姓、氏、姓氏是不同概念内涵,其诞生时间节点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这点,就永无完日,争论不休。今天我们所谈的姓氏产生时间的概念,是指姓氏合二为一后的指夏商周时期。

随着夏商周时期大量姓氏的产生以及人口数量的激增,姓氏越来越复杂,血缘关系犬牙交错,一旦发生混乱,将对人伦秩序破坏,引起社会不稳,危及统治者社稷江山。于是,统治者不得不十分重视家谱,当做国之重器。因此,民间随之大行其道。随着姓氏大量产生和文字家谱大量的出现,祠堂也随之延生。

历代帝王将相都将祠堂看作国家权利的象征,所以建造祠堂是皇室的特权,中国最大的祠堂当属皇帝家的太庙,其次是各诸侯,王公的宗庙,《礼记》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而庶人则“祭于寝。”普通百姓没资格建祠堂,只能路祭。

到了宋朝,朱熹首次提议,家庭也应该建立祠堂尊祖敬宗,以“忠、孝、节、义”教化人们的思想,他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得以推行,此后民间建祠祭祖之风由此日盛。到了明代,嘉靖皇帝 ……此处隐藏2047个字……来发展的方向。

把“身后”事交给祠堂承担,充分发挥祠堂文化作用,建立城乡命运共同体。总体思路是:城乡所有人“身后”实行火葬,骨灰播洒家乡土壤,在祠堂安放神主牌位,永久怀念。对现有祠堂进行整合,增加一个“神主牌位”厅堂,按照家谱世系排列,让后人清明节祭扫。

应树立“身后不土葬,身后由火葬,骨灰播乡土,城市没公墓,城乡同祠堂,清明同怀念”新观念,关键是转变观念,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才能转变观念,才能够建立起新时代的祠堂文化。

2、国家教育部门应考虑把祠堂文化提升为一门专业学科纳入大学课程,进行教育和深度研究。祠堂文化是家风家德教育的绝佳教材,是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最实用的案例。为了解决建国七十年来家风家德教育严重缺失和不足

扭转社会风气和社会共德日下局面,在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外向式教育同时,应恢复祠堂文化内向型式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应考虑把祠堂文化提升为一门专业学科纳入大学课程进行教育和深度研究。

  祠堂的文化底蕴3

祠堂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祠堂的文物价值得到了更集中的关切,全国及各省市都将祠堂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且成为迅速增加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很多祠堂的墙壁上,往往挂有“家训”、“族规”、“家法”内容的牌匾,它包含了以“忠信孝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其中有些如“君臣父子”、“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是属于我们需要批判的封建糟粕

但有些内容,如敬长老、孝父母、友兄弟、尊师长、睦近邻、崇俭朴、恤孤寡、戒淫逸、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祠堂是什么呢?

祠堂是举行祭祀的建筑场所,是我们追慕先祖的地方。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根深才能叶茂,祠堂浇灌家族的根,浇灌祖宗,礼敬天地。这就是祠堂在深层次的自然实质意义。

二、祠堂的出现

在宋以前,华夏守礼延续的是礼经。宋代的时候,因为时间相去久远,三代之礼的延续有很多已经不适合那时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据当时情况重新制礼。这就是《朱子家礼》中提到的:

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於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於实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礼之士,犹或不能举其要而因,於贫窭者,尤患其终不能有以及於礼也。

意思是,随着时代变化,礼也应该随之而变。三代之礼虽然完备,但是很多节文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当时的饱学之士虽然根据三代之礼以及现实情况进行了酌情的变化,但是详略不一,没有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进行普及推广

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视内在之实而只重视外在节文。从而导致有志好礼之士,不能列出要点而遵从。贫困的人,忧患自己终老去世之后没有可以遵从的仪文以符合礼。

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於其间,以为一家之书。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务本实,以窃自附於孔子从先进之遗意。诚愿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可以复见,而於国家所以崇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

于是朱子遍览古籍,遵循大原则这些不能变得。而进行损益。大体以诚敬,忠恕之道的原则,以为礼之本。在实行的时候既能体现礼之文而又能重本务实。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慎终追远,以及教化民众的意义。

在三代以前庶人(普通老百姓)是无庙的,而朱子于此时明确提出了“祠堂法”。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从此祠堂开始正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其重要意义一直影响至今。

三、有关祠堂历史的演变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

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

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追溯历史的沿革,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农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四、目前现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状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每个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不过大姓有权人家的祠堂建得豪华气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则简单。祠堂在文 之前,每一个县域完好祠堂据不全统计也有几十座,而这些原有的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在“文”后被拆除重建学校或建粮站等,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祠堂的规格不等祠堂有三进五开间,白墙青瓦,流檐翘角,也有三进多开规模这宏大的,点地几十亩题匾高高悬挂,雕刻着龙、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岩石鼓分立在门的两侧。多数高规格祠堂建筑为木质结构,有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

一色青砖砌成的山墙气势恢弘,上百米之长,近6米高,看不见一丝岁月侵袭的痕迹,墙钉颗颗可见,墙的侧门上方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畅醒目。建造祠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识,在祠堂空旷的广场的上有水塘等配套建筑,可惜一大部分先后毁于历史上的多次动乱战火。

解放后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废除了,旧时的宗祠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

《祠堂的文化底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