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在公司网聊被裁员
职场故事在公司网聊被裁员,在职场上主要看个人的工作能力,在职场上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不拘小节才能够进步,职场不会相信眼泪,职场故事在公司网聊被裁员,职场上的那些事,一起了解一下吧。
职场故事在公司网聊被裁员1
我被公司聘用缘于公司在一年前着手一项新业务。我还记得我的上司在面试我的时候,给我描绘的那幅灿烂前景。他说,公司计划上千万元的预算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新产品会在市场受到追捧,并会击败竞争对手。后来我听人说,上司也是通过猎头高薪挖来的。他原来在大学里教书,课后给一些公司做顾问。
整个一年都处在令人兴奋的计划和高调的市场投入。部门里的人越来越多,开销也越来越大。人员培训、请策划公司、广告公司设计产品形象,制作广告宣传品,举办各种活动……钱花了,产品逐渐为人所知,销售也开始接到订单。可是上司的脸色越来越不自然,找他汇报工作有时连手机也不接。消息灵通的人说,公司高层对我们这个新的产品部门很不满意,销售业绩与目标相差很远,而且新产品有明显的缺陷,短时间里难于解决。总之一句话,“产品不行”。
今年年中开会的时候,上司又激动地对我们说,虽然我们的业绩不够理想,但是已经有了市场基础。公司会继续加大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希望大家保持热情,对公司和产品要有信心。我们还是拿到了年中奖金,虽然不多,比年初许诺的要少一半。
没想上司的话音还未落,不到一个月,人事部发出裁员通知,裁员80人,一半以上被裁的人出自我在的这个业务部门。“24小时走人,补偿一个月工资”没想到以前在网上、电视里的看到的一幕竟然发生在我的生活里。同部门的美术编辑小姑娘Shelly从人事部出来就哭了。她都准备结婚了,突然没工作了,真是“找到老公没了工作”。还有一个同事更冤,他是从另一个产品部门主动要求调到这个新的产品部门,原指望有一番作为,没想到也被列在裁员者之列。那天,他发狠地说自己是“找死”。
我不在这次裁员名单中,但是我一点也没有侥幸之喜。我清楚,我留下是因为需要有人处理善后事务。这个部门已经不存在了,我想我只是晚些走人而已。那些被裁掉的.部门同事们不仅难过,而且很气愤,认为公司的裁员行为太短视,对公司前途怎么可以这么没有信心呢?想想平时大家都兢兢业业、从不偷懒,为什么裁员就裁到自己呢?事先一点预兆也没有,突然说没工作就没工作了。这是谁的错。裁员消息传出来的那一天,整个公司几乎没人坐在电脑前工作。满脑子想的只有一个问题———“谁是下一个?”
上司坚持要请大家吃一顿饭,因为他已经递交辞职信,原本怀有恨意的同事们都去了。上司说着说着,竟然哭了。他说这么好的公司,这么好的员工,但他却没能力留住。“本来以为依照公司战略规划,发展壮大应该是迟早的事。他说,可是总公司策略调整,决定放弃这块业务,以减少在产品成熟和占领市场前数亿元的投入。
上司反复不停地说“是我错,我对不起大家”,这顿饭吃得大家心里特别酸楚,那些哭过的人又一次痛哭流涕。我斜着眼想,“早知道新产品要花很多钱,为什么现在才反悔?”吃完饭,被裁员的人开始默默地收拾办公桌,公司显然有预谋地发给要走的人一个大箱子,不过不少人没拿。那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没有任何人说话,只有撕纸头的声音,走的人中,也没有人对我这个留下来的同伴打声招呼。
又过了几天,一些人来公司领取补偿金。一切恢复平静,也没有人对补偿金有意见。上个月,我也体面地“辞职”了,因为实在没有事情可做,好像被人遗忘了。我和几个前同事联络时,他们说“成为被裁员工的确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情,现在想起来,真像是一场梦。”但是还没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回答“为什么想离开原公司”的问题时,回答“因为企业裁员”时更让他们无地自容。30多个被裁的同部门同事中,只有四五个人找到了新工作。
职场故事在公司网聊被裁员2
李新的公司座落在这座城市的最繁华地段,有着每天租金达2万元的那种“繁华”。老板的身份是“出口转内销”,也就是前一些日子在国外混出了“海外华人”的出口身份后,又转回国内开办公司的“投资商”。日前,老板满面笑容地让李新到他的办公室一趟,老板在电话里的客气让李新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看天,幸好太阳还是从东边出来的。
老板说,对不起!从下个月开始你的月薪下调2000元,如果你无法接受,可以重新考虑你的发展机会。李新还能考虑什么呢?李新所考虑的只能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表情,表现的并未被老板的“客气”所伤害。
在和自己同样属于白领的朋友中,遭遇降薪,他已经是第五个了。李新不止一次听说和亲眼目睹,包括海归派在内的白领同志们正在遭遇大幅减薪的消息。李新的耳边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麻木”着人才过剩,国外回来的博士连找几个月的工作都找不到的新闻。
拒绝或者顺服,所有像李新这种被公司的老板,搁在公司一盘棋上的棋子,其实只有一个选择,即不管你今天在公司里的位置多么重要,降薪之后,你的工作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可能增加。
现代的白领同志们,在遭遇降薪这样的挫折的时候,基本上都能智慧到心中波涛汹涌,脸上笑纹不动的水平。他们在没有找到新的“高薪岗位”之前,或他们在历经努力之后,依然发现降薪后的工资仍是他们最好的发展机会。无一例外的,就如李新“愉快”地回到位置上勤奋工作一样。们得为了维持买房的贷款,习惯的消费方式而学会在心理上先平衡自己。他们从不承认自己多多少少有些阿Q。
(实习编辑:邓碧琴)